您好,欢迎访问江苏泰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咨询热线400-6898-77913851518312
微信在线客服微信在线客服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全国咨询热线400-6898-779

江苏泰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装配式房屋解决方案

  装配式房屋作为当下一种绿色建造技术,更是一种建筑的新理念、新技术,也仍在逐渐成长的阶段,。伴随国家对绿色建筑的重视,装配式房屋成为未来发展的焦点。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

1721639111317893.jpg

  一、发展装配式存在的问题:

  1、管理方面

  市场机制处于条块分割状态。施工、建设、监理、设计单位习惯于现浇的模式,对后续的工作,有问题才解决,对质量的预控能力不足。预制构件的深化设计与现浇部分融合度不高;施工单位对构件综合性能缺乏相应指导能力,统筹不足;而构件厂缺乏对产品的综合设计能力,对预制构件的节点连接基础研究不够深入;对节点连接、抗震等考虑不周,导致产品被动适应市场,对装配式发展形成严重的障碍;构件拆分需要提前进行,拆分不合理对项目的经济性、顺畅性以及 终的工程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而目前的市场难以与之很快适应。

  2、技术方面

  技术缺乏系统性、整体性。装配整体式住宅质量难保障,不仅是预制构件的组装问题,还涉及如水电安装配套技术、运输工具、吊装技术、固定连接技术等

  诸多因素。这些技术虽然现在已经成熟,但是,更需要的是这些技术的集成和配套,由于标准化程度不高,影响了配件、配品的标准化和配套技术的集成,阻碍了质量的提高。

  配套的规范标准体系仍缺失。在现场实际操作方面,现行的安全 技术标准与装配整体式施工结合仍不足,在安全防护、模板支撑、脚手架、机械机具管理等方面仍不健全。装配式的质量检查、验收和管理不少是套用现浇结构。如对套筒连接仍缺乏完善的检查手段,对灌浆密实程度缺乏必要的保证措施和检查手段。

  3、设计方面

  技术缺乏系统性、整体性。装配整体式住宅质量难保障,不仅是预制构件的组装问题,还涉及如水电安装配套技术、运输工具、吊装技术、固定连接技术等

  诸多因素。这些技术虽然现在已经成熟,但是,更需要的是这些技术的集成和配套,由于标准化程度不高,影响了配件、配品的标准化和配套技术的集成,阻碍了质量的提高。

  4、预制构件及运输

  预制构件质量和供应能力仍需要进一步的提升。相对于现浇体系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可供选择的厂家比较少。预制构件具有结构形式复杂、外观质量和尺寸精度要求高、预埋件和预留孔的数量多等特点。现在在上海大规模推广装配式住宅的情况下,很多转产的企业模具质量很难保证,现阶段还无法实现误差从“厘米级”到“毫米级”的跨越。同时在某些工地预制构件还存在构件标识不清楚、粗糙面设置不到位、钢筋留置不规范等问题。

1721639122792020.jpg

  二、建造流程

  根据预制房屋尺寸,在工厂内进行生产,组装。

  1、墙体的生产

  墙体的生产工序是在流水线上一气呵成的,其中包括内层保温,以及水电线路的预埋等。 的生产线,精准至每一个木板边缘;在铺设好保温棉和粘合剂的墙板上加装上层板材,一面墙体就完成了,有预埋线路的墙体生产,工序和无预埋管线墙体基本相同,只是将管线预设在保温材质内再加装上层板材。

  2、外墙挂板及门窗的制造工序

  外墙挂板以及门窗等也都是在工厂一体化生产好的。

  3、工厂内的拼装

  外墙板的吊装、拼装工序,相比起一砖一瓦的红砖建房,使用墙板,保温性更好,隔音性更优,并且方便建造!

  4、现场施工部分

  基础施工可以和工厂预制同时进行,这种装配式房屋一般选用独立基础即可,不用大面积土地开挖,更加方便快捷,降低成本及造价。

1721639133580690.jpg

  三、针对发展装配式建筑问题的相应对策

  1、全面构筑系统性政策法规体系

  配合装配式工程的推进,制定《装配整体式住宅发展纲要》,明确从现在起到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住宅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规划、目标和具体实施办法。

  2、完善技术规程和标准规范体系

  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在标准规范方面,既注重宏观指导,又强调微观的具体实施和可操作性,完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体系。

  一是制定相关技术标准的整体编制规划,形成从规划、勘察、设计、生产、施工、检验、检测等住宅建筑技术标准体系,编制系列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图集手册等;

  二是完善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相结合的住宅建筑标准化体系;

  三是企业建立适用装配式工程的工法体系。

  完善相关工法、工艺。注重装配整体式的工法、工艺,目前要注重与装配整体式相适应的工法、工艺的研究和积累,并形成相应体系。

  加强对规范标准执行的监督与管理。有了规范标准,关键在执行。需要加强对规范标准执行的监督与管理,形成严格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

  3、明确参建各方终身质量责任制

  针对装配整体式建筑工程不同的参与主体,对其质量责任进行划分与界定。住宅开发企业、建设单位为住宅产品质量的 责任人。严格落实项目负责人的质量终身责任。

  4、研究政府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

  需要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制定细则,确保装配整体式住宅的比例和预制构件的比例,提升其他类工程的比例,并制定相关激励措施。

  强化对企业的扶持。虽然《关于本市进一步推进装配式住宅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沪府办[2013]52 号),对装配式有面积“奖励”的优惠政策,但是却无法惠及构件企业,应考虑出台相应政策(如减税、技改一次性补贴、研发经费补贴等),对构件企业按照产量给予产业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增大产能,丰富产品类型,提升质量,推动预制构件行业的稳步发展。如对预制构件试行免税或退税政策,减轻构件的成本压力。

  调整相关取费标准。对施工、监理、设计单位的收费基数进行相应调整,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给予政策倾斜和扶植,激发相关企业的积极性。

  政策落实及调整机制。保证住宅产业政策落实到位。政府加强对新出台政策的解读、培训;政策与实。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400-6898-779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六

二维码
加微信二维码
线